2020年注冊會計師各章節重要知識點——《審計》
《審計》難度系數:★★★★
據官方數據統計,2013年—2018年審計科目的平均通過率為23.65%,是“三座大山”中通過率最高的。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考生叫苦連天,看不懂審計到底在說什么。其原因有二,一是審計翻譯的外國的教材,審計專業術語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二是審計的考題與實務聯系緊密,對于缺乏審計實操經驗的考生來說,十分棘手。
總的來說,沒有一定審計實操經驗的考生自學是很難的,小編建議考生跟著老師一起學習,老師在課程中會詳細講解專業術語,講述一些自己的審計實操經驗,幫助考生理解考點,學習起來會更容易一些。
《審計》科目各章節重點如下:
1 | 一 | 第一章 審計概述 | 第1節 | 掌握審計的定義以及合理保證和有限保證的區別 |
---|---|---|---|---|
二 | 第一章 審計概述 | 第2節 | 掌握審計的五要素,區分三方關系人之間的關系 | |
三 | 第一章 審計概述 | 第3節 | 了解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認定與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目標的內涵;掌握管理層認定、審計目標和審計程序之間的關系 | |
四 | 第一章 審計概述 | 第4節 | 掌握對職業判斷以及職業懷疑態度的理解及運用 | |
五 | 第一章 審計概述 | 第5節 | 掌握審計的固有限制、審計風險模型的運用、重大錯報風險與檢查風險之間的關系 | |
六 | 第一章 審計概述 | 第6節 | 了解審計過程劃分的幾個階段 | |
日 | 第二章 審計計劃 | 第1節 | 了解初步業務活動的目的和內容,掌握審計的前提條件 | |
2 | 一 | 第二章 審計計劃 | 第2節 | 掌握總體審計策略以及具體審計計劃具體的內容 |
二 | 第二章 審計計劃 | 第3節 | 掌握重要性的概念、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實際執行的重要性、重要性的修正、評價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錯報 | |
三 | 第三章 審計證據 | 第1節 | 了解審計證據的來源,掌握審計證據充分性、適當性的內容 | |
四 | 第三章 審計證據 | 第2節 | 了解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分析程序等審計程序的含義 | |
五 | 第三章 審計證據 | 第3節 | 掌握影響函證決策的因素、函證的內容與時間、管理層要求不實施函證時的處理、函證的實施與評價 | |
六 | 第三章 審計證據 | 第4節 | 掌握分析程序在三個階段的運用 | |
日 | 第四章 審計抽樣方法 | 第1節 | 掌握審計抽樣的三個基本特征,掌握抽樣風險與非抽樣風險、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等的定義 | |
3 | 一 | 第四章 審計抽樣方法 | 第2節 | 了解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樣本設計階段的內容,掌握選取樣本階段影響樣本規模的因素,并掌握各影響因素與樣本規模的變動關系 |
二 | 第四章 審計抽樣方法 | 第2節 | 掌握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評價樣本結果的方法 | |
三 | 第四章 審計抽樣方法 | 第3節 | 了解審計抽樣在細節測試中樣本設計階段的內容,掌握選取樣本階段影響樣本規模的因素,并掌握各影響因素與樣本規模的變動關系 | |
四 | 第四章 審計抽樣方法 | 第3節 | 掌握審計抽樣在細節測試中評價樣本結果的方法、貨幣單元抽樣的優缺點 | |
五 | 第五章 信息技術對審計的影響 | 第1-2節 | 了解信息技術對企業財務報告和內部控制的影響、理解信息技術一般控制、應用控制和公司層面控制的關系 | |
六 | 第五章 信息技術對審計的影響 | 第3-4節 | 了解信息技術對審計過程的影響,簡單了解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和電子表格的運用 | |
日 | 第五章 信息技術對審計的影響 | 第5-6節 | 簡單了解數據分析以及注冊會計師審計在不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問題 | |
4 | 一 | 第六章 審計工作底稿 | 第1-2節 | 了解審計工作底稿的性質以及確定審計工作底稿格式、要素和范圍時考慮的因素 |
二 | 第六章 審計工作底稿 | 第3節 | 掌握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與保存期限、審計工作底稿的變動 | |
三 | 第七章 風險評估 | 第1節 | 了解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概念、風險識別和評估的作用 | |
四 | 第七章 風險評估 | 第2節 | 掌握可用于風險評估的程序類型、項目組內部的討論(目標、內容、參與討論的人員、討論的時間與方式) | |
五 | 第七章 風險評估 | 第3節 | 熟悉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六方面內容 | |
六 | 第七章 風險評估 | 第4節 | 掌握內部控制的五要素,區分預防性控制與檢查性控制 | |
日 | 第七章 風險評估 | 第5節 | 能夠識別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指出具體的賬戶和認定)、識別特別風險應考慮的事項 | |
5 | 一 | 第八章 風險應對 | 第1節 | 了解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增加審計程序不可預見性的方法 |
二 | 第八章 風險應對 | 第2節 | 了解進一步審計程序的含義和要求以及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 | |
三 | 第八章 風險應對 | 第3節 | 掌握控制測試的含義和要求、控制測試的性質,如何考慮以前審計獲取的審計證據 | |
四 | 第八章 風險應對 | 第4節 | 了解針對特別風險實施的實質性程序、如何考慮是否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如何考慮期中審計證據、如何考慮以前審計獲取的審計證據 | |
五 | 第九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 | 第1-2節 | 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和可能涉及的認定 | |
六 | 第九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 | 第3節 | 了解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 | |
日 | 第九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 | 第4節 | 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的風險、存在的控制及控制測試程序 | |
6 | 一 | 第九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 | 第5節 | 理解針對登記入賬的銷售交易確已發貨給真實的客戶(發生)和針對已發生的銷售交易均已登記入賬(完整性)的實質性程序;熟練掌握應收賬款函證的范圍、時間的選擇、發送與收回的控制、差異原因分析的要點,以及對應收賬款函證回函的處理要求 |
二 | 第十章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 | 第1-2節 | 了解采購與付款循環的主要業務活動及所涉及的主要單據和會計記錄 | |
三 | 第十章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 | 第3-4節 | 了解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以及存在的控制及控制測試程序 | |
四 | 第十章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 | 第5節 | 掌握應付賬款的實質性程序、應付賬款函證程序、驗證其完整性以及應付賬款是否計入正確的會計期間/是否存在未入賬的應付賬款程序 | |
五 | 第十一章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審計 | 第1-2節 | 了解生產與存貨循環的主要業務活動 | |
六 | 第十一章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審計 | 第3-4節 | 了解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以及存在的控制及控制測試程序 | |
日 | 第十一章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審計 | 第5節 | 掌握監盤的基本程序和特殊情況的處理,能夠判斷監盤計劃、監盤過程存在哪些缺陷以及存貨的計價(銷售成本、期末計價和減值)分析 | |
7 | 一 | 第十二章 貨幣資金的審計 | 第1節 | 了解貨幣資金審計概述 |
二 | 第十二章 貨幣資金的審計 | 第2-3節 | 了解貨幣資金的重大錯報風險以及控制測試 | |
三 | 第十二章 貨幣資金的審計 | 第4節 | 掌握庫存現金監盤程序的要領、銀行存款的函證程序以及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要領及審計目的與審計步驟 | |
四 | 第十三章 對舞弊和法律法規的考慮 | 第1節 | 了解治理層、管理層的責任與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掌握教材“舞弊風險因素表”中的“具體示例”、有關“收入舞弊假設”以及總體應對措施和針對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風險實施的程序 | |
五 | 第十三章 對舞弊和法律法規的考慮 | 第2節 | 掌握區分“直接影響財務報表的法律法規(如稅法)”和“非直接影響財務報表的其他法律法規(如勞動法)”、管理層、治理層和監管機構溝通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不同要求 | |
六 | 第十四章 審計溝通 | 第1節 | 了解注冊會計師與治理層溝通的事項與過程 | |
日 | 第十四章 審計溝通 | 第2節 | 掌握在接受委托前后,后任注冊會計師與前任注冊會計師溝通的目的、必要性、溝通形式、溝通內容及溝通要求、掌握后任注冊會計師發現前任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財務報表可能存在重大錯報時的處理程序 | |
8 | 一 | 第十五章 注冊會計師利用他人的工作 | 第1節 | 了解內部審計與注冊會計師的關系,掌握確定是否利用、在哪些領域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內部審計人員工作應當考慮的因素,掌握確定是否利用、在哪些領域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內部審計人員提供直接協助考慮的情形 |
二 | 第十五章 注冊會計師利用他人的工作 | 第2節 | 了解注冊會計師確定是否利用專家工作時的考慮因素、注冊會計師在計劃利用專家工作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等內容 | |
三 | 第十六章 對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 | 第1-2節 | 了解重要組成部分的界定、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的確定 | |
四 | 第十六章 對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 | 第3-4節 | 了解業務的承接與保持以及了解集團及其環境、組成部分及其環境應實施的程序 | |
五 | 第十六章 對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 | 第5-6節 | 掌握集團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組成部分重要性 | |
六 | 第十六章 對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 | 第7節 | 掌握對重要組成部分需執行的工作、對不重要組成部分需執行的工作、參與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的工作 | |
日 | 第十六章 對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 | 第8-9節 | 了解合并過程、與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的溝通 | |
9 | 一 | 第十六章 對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 | 第10-11節 | 了解評價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以及與集團管理層和治理層的溝通 |
二 | 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 | 第1節 | 掌握識別、評估和應對重大錯報風險、評價會計估計的合理性并確定錯報、風險評估程序和相關工作、識別、評估和應對重大錯報風險、評價會計處理和披露 | |
三 | 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 | 第2節 | 掌握識別、評估和應對重大錯報風險,特別是識別出超出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關聯方交易 | |
四 | 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 | 第3節 | 掌握管理層的責任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評價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作出的評估 | |
五 | 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 | 第4節 | 掌握期初余額的含義、審計目標、審計程序及對審計結論和報告的考慮 | |
六 | 第十八章 完成審計工作 | 第1節 | 掌握評價未更正錯報的影響、項目組內部復核、項目質量控制復核 | |
日 | 第十八章 完成審計工作 | 第2節 | 區分哪些是需要調整的期后事項,哪些是不需要調整的期后事項 | |
10 | 一 | 第十八章 完成審計工作 | 第3節 | 了解管理層書面聲明的作用和內容,以及對書面聲明的簽署人、日期和涵蓋期間的要求掌握不同時段的期后事項處理程序以及對管理層不提供要求的書面聲明時采取的措施 |
二 | 第十九章 審計報告 | 第1-2節 | 了解審計意見的類型以及意見類型的確定 | |
三 | 第十九章 審計報告 | 第3節 | 掌握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 | |
四 | 第十九章 審計報告 | 第4節 | 掌握確定關鍵審計事項的決策框架以及在和不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的兩種情形 | |
五 | 第十九章 審計報告 | 第5節 | 理解并掌握根據情況出具的非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類型 | |
六 | 第十九章 審計報告 | 第6節 | 掌握需要增加強調事項段和其他事項段的情形 | |
日 | 第十九章 審計報告 | 第7節 | 掌握不同情況下對應數據和比較財務報表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 |
11 | 一 | 第十九章 審計報告 | 第8節 | 掌握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錯報時采取的審計措施 |
二 | 第二十章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 | 第1-2節 | 了解內部控制審計的范圍、內部控制審計基準日的確定、計劃審計工作時應當考慮的事項 | |
三 | 第二十章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 | 第3-4節 | 理解自上而下的方法的執行步驟,掌握識別重要賬戶、列報及其相關認定,結合第七章和八章理解了解潛在錯報的來源并識別相應的控制、選擇擬測試控制的考慮因素、測試控制有效性的相關內容 | |
四 | 第二十章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 | 第5節 | 結合第八章了解企業層面控制的測試 | |
五 | 第二十章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 | 第6-7節 | 結合第八章理解業務流程、應用系統或交易層面的控制的測試、信息系統控制的測試 | |
六 | 第二十章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 | 第8節 | 掌握控制缺陷的分類、評價控制缺陷的嚴重程度的流程圖、理解內部控制缺陷的整改 | |
日 | 第二十章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 | 第9節 | 掌握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并掌握各種情形下審計報告類型的確定、增加強調事項的情形、存在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時的處理 | |
12 | 一 | 第二十一章 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 | 第1節 | 掌握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制度的目標和要素 |
二 | 第二十一章 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 | 第2節 | 掌握獲取遵守獨立性政策和程序的書面確認函的周期與對象、針對上市實體, 定期輪換的要求(受輪換要求約束的人員) | |
三 | 第二十一章 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 | 第3-4節 | 了解客戶變更委托、利益沖突、收費、禮品和款待、保管客戶資產的影響 | |
四 | 第二十一章 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 | 第5節 | 掌握意見分歧的處理、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對象的確定、項目質量控制復核的具體要求、業務工作底稿歸檔、保密、保存期限及所有權歸屬 | |
五 | 第二十一章 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 | 第6節 | 了解監控結果的處理 | |
六 | 第二十二章 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概念框架 | 第1-2節 | 了解因自身利益、自我評價、過度推介、密切關系、外在壓力產生的不利影響 | |
日 | 第二十二章 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概念框架 | 第3-4節 | 了解客戶變更委托、利益沖突、收費、禮品和款待、保管客戶資產的影響 | |
13 | 一 | 第二十三章 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 第1節 | 掌握與獨立性相關的基本概念 |
二 | 第二十三章 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 第2節 | 掌握經濟利益的種類、在審計客戶中不被允許擁有的經濟利益、主要近親屬受雇于審計客戶而產生的經濟利益、會計師事務所的退休金計劃、對審計項目組成員其他近親屬的要求等 | |
三 | 第二十三章 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 第3節 | 掌握貸款和擔保、商業關系、家庭和私人關系產生的不利影響 | |
四 | 第二十三章 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 第4節 | 掌握與審計客戶發生人員交流的不利影響 | |
五 | 第二十三章 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 第5節 | 掌握與審計客戶長期存在業務關系的不利影響、掌握關鍵審計合伙人任職時間 | |
六 | 第二十三章 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 第6節 | 掌握為審計客戶提供非鑒證服務的不利影響 | |
日 | 第二十三章 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 第7-8節 | 掌握收費對獨立性的不利影響以及影響獨立性的其他事項 |